狗狗胡子的毛囊在哪?
在下巴和嘴唇周围的毛,除了是保护脸部和嘴部的屏障之外,还有另一个作用——测量温度。 这种毛发被称为“触须”或“胡须(whiskers)”,而它们的确是一种非常敏感的“传感器”。在狗狗的鼻口部位,这些毛发能感觉到微小的温度变化;而且与人类相比,狗狗对微热更加敏感。 在一些科学研究中,狗狗曾表现出对不同物体的敏感性差异[1]:比如某些狗只对某种形状的物体感到敏感,另一些则只对特定颜色的物体有反应。。。不过它们通常都对热量比较敏感~所以如果狗狗舔自己的鼻子或嘴巴周围,可能不是因为嘴部发痒或是想喝水,而是它正在给脸测烫呢! 2.耳朵里的毛可以用来收集声音
当我们在安静的地方说话时,我们的声音会传到我们自己的耳朵里变成嗡嗡声,再经过外耳道被传递到耳膜。但在嘈杂的环境里,这种声音会被其他噪音盖过而无法听到自己说的话。这就是所谓的“自噪声”——而狗狗也能感受到这种声音。
为了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,科学家们发现,很多种动物的耳朵里面都有一层厚厚的毛被用来收集声音信号~ 而狗狗也不例外啦!这层毛不仅可以帮助它们感知来自四周的声音,还能帮助它们判断声音从哪个方向传来…
3.尾巴根处的毛可以让小狗狗学会平衡
对于还没断奶的小狗来说,它们还没有办法完全直立起来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狗狗妈妈用尾巴来给小狗提供支撑了……但为什么小狗要用妈妈的尾巴才能站稳呢?那是因为在小狗还没有发育完全之前,它们的脊椎是不能承受自身重量的哦~那么究竟为什么要用这么脆弱、且很容易断掉的尾巴来帮助小狗站立起来的呢?难道仅仅只是因为“方便”吗?
其实呀这是因为小狗刚出生的时候,身体还很虚弱,尾骨的骨头没有完全发育成熟,无法单独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。但是,随着小狗逐渐长大,尾骨也逐渐变得强壮起来.当小狗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不用依靠妈妈的尾巴来维持平衡了…… 这项研究是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进行的,研究人员将6只幼犬分成三组进行实验。其中一组被放在一个摇摇晃晃的平台上,另一组被放在一个平稳的平台,最后一组则保持不变。通过对比后发现,当幼犬处于摇晃的环境中时,它们的肌肉收缩幅度要比平常大得多,这意味着当幼犬处于摇晃环境中时会变得更加警觉,从而更容易掌握平衡。 4.腿上的毛可以调节体温,防止意外发生
狗狗身上的毛既保暖又能防水,那狗狗有没有脱毛的习惯呢?当然有的! 一般来说,狗狗脱毛主要集中在腿部。这是因为狗狗的脚容易接触到地面,并且经常会在地上来回蹭来蹭去…因此腿部会沾染上许多泥土和其他杂质。另外,狗狗的脚趾甲也比较容易受损,需要定期修剪。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的话,就会滋生细菌,引起皮肤病等健康问题。 所以当你看到你家狗子腿上掉了很多毛……别慌!这是它自己主动把腿毛给脱掉换新的啦~
另外,这些腿毛还可以起到调节狗狗体温的作用噢 ——因为毛皮是有吸收热量能力的(像被子一样),所以当狗狗感到冷的时候会自动长出更多的毛发来保温;而当天气太热时则会脱掉多余的毛来散热降温~~真是相当聪明了呢!总之,铲屎官们可别再嫌自家狗子毛多了哦~要好好珍惜这条毛毛绒绒的大尾巴丫子丫子哟!